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常陷入 “想吃海鲜补营养,又怕碘影响病情” 的纠结。对此,徐浦特聘肿瘤专家张晖指出,术后并非完全不能吃海鲜,核心是 “选对品类、分阶段吃”—— 低碘、高营养的海鲜可助力恢复,高碘、加工类海鲜则需忌口易方达证券,科学食用能兼顾营养与病情稳定。
先明确:术后吃海鲜的核心前提张晖专家强调,术后吃海鲜需先看 “术后阶段” 与 “甲状腺功能”:
术后 1-3 个月(或需做碘 131 治疗前):需严格低碘饮食,除极少量低碘海鲜外,其余海鲜暂不食用,避免影响治疗效果; 术后 3 个月后(或碘 131 治疗结束、TSH 控制稳定):可逐步添加低碘海鲜,补充优质蛋白、微量元素,但需结合定期复查结果调整,若 TSH 波动大,需暂时减少摄入。展开剩余65%这 3 种海鲜可多吃,补营养不添负担 鳕鱼:低碘高蛋白,好消化鳕鱼每 100 克含碘仅约 10 微克,且优质蛋白含量达 16.8 克,脂肪少、肉质细嫩易方达证券,术后消化功能弱的患者也能轻松吸收。蛋白质可促进伤口愈合、增强免疫力,建议每周吃 2-3 次,以清蒸、煮汤为主,避免油炸破坏营养。
鲈鱼:养脾胃 + 补营养,适合长期吃鲈鱼每 100 克含碘约 20 微克(中等偏低),除蛋白外,还含维生素 B 族、钙、磷,中医认为其能 “补脾胃、益筋骨”,适合术后需长期调理的患者。每周吃 1-2 次,可搭配山药、冬瓜煮汤,既能补营养,又不增加脾胃负担。
带鱼:护血管 + 易吸收,兼顾健康带鱼每 100 克含碘约 15 微克,且富含 Omega-3 不饱和脂肪酸,能调节血脂、保护心血管,其蛋白质也易被人体利用。建议每周吃 1 次,选择清蒸或烤制,避免红烧(高盐易加重身体负担)。
这 2 种海鲜要忌口,避免影响病情
高碘海鲜:海带、紫菜、海蜇等这类海鲜碘含量极高(每 100 克干海带含碘约 2000 微克,干紫菜约 1800 微克),术后低碘阶段需严格忌口;即使恢复稳定,也只能极少量食用,过量会干扰甲状腺功能,影响 TSH 抑制治疗效果。
加工类海鲜:咸鱼、虾干、罐头海鲜咸鱼、虾干制作时会加大量盐,还可能产生亚硝酸盐,增加肾脏负担与健康风险;罐头海鲜含防腐剂、调味剂,营养流失多,且部分碘含量不明。术后患者需完全忌口,优先选新鲜、未加工的海鲜。
术后吃海鲜,再记 2 个关键提醒 食用前咨询医生:若不确定自身阶段能否吃海鲜,或对海鲜品类有疑问,需提前咨询主治医生,避免盲目食用; 控制总量:即使是推荐的低碘海鲜,每周总摄入量也建议控制在 200-300 克,过量易导致蛋白质摄入超标,增加消化负担。术后吃海鲜无需 “一刀切”,只要选对低碘、新鲜的品类,分阶段适量吃,就能在补充营养的同时,不影响病情恢复。“关键是结合自身情况,定期复查、遵医嘱调整易方达证券,让饮食成为术后康复的助力而非阻碍。”
发布于:上海市优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